閱讀悅讀/嗜讀試讀 俱樂部

閱讀悅讀/嗜讀試讀 俱樂部
已閱讀並發表作品︰神秘回聲(皇冠文化) ,狼圖騰(大陸長江文化), 紅顏亂(樸實文化), 時空旅人之妻(商周出版), 我回來尋覓你(皇冠文化), 時空旅行社(大塊文化),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順流而下(春天出版), 因為我愛你(皇冠文化), 然後呢(皇冠文化), 最後期末考(大塊文化), 在天堂遇見五個人(大塊文化),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大塊文化), 愛畫畫的塔克,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尚未發表試讀心得作品︰瓦特希普高原(高寶書版), 讓愛走進來, 1920魔幻女孩, 分手信, 救救我, 她的對稱靈魂, 八月雪(高行健), 等待(哈金), 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 香水. (附註︰這些書敝人大多已看完,只是一直沒有支快筆將它們完成!我答應愛護敝人的讀者儘快完成試讀心得。謝謝您們耐心的『等待』。)

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讓我們談一談愛情吧!}小小網路座談會


{讓我們談一談愛情吧!}小小網路座談會

參與人︰初曉揚盧香寧(原本筆名︰席晴)
攝影: YIYUANYI.ORG
[我工作上的對稱靈魂]--艾情/席晴(她)封筆多時,偶爾會用其他筆名在網路上發表些作品,但這段平靜的思路中,還不時會收到讀者的來信,令她非常感恩。

(座談會記錄如下︰初—初曉揚;席---席晴)
初︰今天真的很高興能夠和席晴在這「談情說愛」!

席︰我也很開心。

初︰當初妳為什麼想退出言情小說的圈子!﹖

席︰並非我決定的,而是當時大環境很不景氣,於是出版社和我研商是可以否改寫一寫虛無縹緲、鬼魂靈界…的小說,而且書寫的字數要加倍,稿費降半。文字的工作本來就字字血淚,很新苦的,我可以降價,但降太低,就說不過去了。另外,因為私人特殊理由,有些主題我是儘量不碰的,因為…我感應得到,所以能迴避就迴避。

初︰那妳一共寫了多本小說﹖

席︰我記不清楚了!大概四五十本跑不掉吧。

初︰那對妳的愛情觀有什麼影響嗎﹖

席︰(呵呵!!) 我是先有愛情,才能書寫愛情的。其實我記不得我在哪一本小說寫女主角,一再被放鴿子,被羞辱,沉默的站在街口,身上沒證件、身無分文….父親重病她一再祈禱問著天父︰「您賜給我的守護天使祂在哪裡呢!﹖」
那一刻也是我生命中最真實的寫照!
我是學心理學、社會學,留美時則專攻廣告學,所以我很敏感,也很愛哭,我相信要一個角色真正活躍生動,你就必須是他!!
在真實的愛情世界裡,我一直跌跌撞撞,
在小說的愛情世界裡,我也一直跌跌撞撞,
但我是鼓足勇氣去愛!
什麼事總要自己走一遍。

初︰那妳贊成同居或試婚嗎﹖

席︰(笑!)這個問題有點難度。但我老實的回答妳,也不怕任何人的大加躂伐。
我兩個提案都不贊成。

初︰為什麼﹖

席︰新鮮感、寶貴感、神秘感、第一次……所有想得出珍貴感動都在未發生「那件事情之前」都因它而消失,如果真的堂而皇之得以同居與試婚,那再結不結婚就顯得索然無味了。儘管現在的年輕人講求性解放,但是你們想叫我堅守某些原則的「老古董」也成。(一笑!),我的原則,絕不改變!!

初︰如果讓您有機會再愛一次,您會選擇同一個對象﹖還有怎麼樣的方式生活﹖

席︰又是一道難題。
人,我想我不知道會不會選同一個,(他聽了說不定會有點小難過,不過也可能不會,因為他已經"得道"了。) 至於我會晚一點談戀愛,或許比較不容暈船!(哈哈!)而且在一種自然的情況下認識,最好有相同信仰,衝突會少一點。
妳應該知道吧,在公開場合哪個主題最不適合談!﹖
就是宗教與政治。
但你們倆個住在一個屋簷下,這兩個問題怎麼可能碰不到﹖
回答妳第二個問題︰婚後怎麼過日子﹖
找一個價值觀和妳一樣的人『輕鬆』過日子。有錢可吃的稍為好一點;小康的就節日慶祝一下;沒錢就騎腳踏車或搭捷運系統旅行。
傷心難過時祈禱、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叫幾聲,吃點好吃的點心犒賞辛苦的自己…總之,不要吃安眠藥向世界說再見!好好愛自己一點,當人們看見你發光發亮,自然會向你靠近。

初︰謝謝盧香寧(席晴)的精采分享,下次我們再分段登出其他內文,希望不久未來可以再見席晴的新作。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瓦特希普高原」試讀感觸


「瓦特希普高原」試讀感觸
(Watership Down)


~~因為有牠們,兒童奇幻文學才因此發光發亮!~~



撰文︰BOOKS GARDEN(初曉揚)/盧香寧
原著︰理查˙亞當斯Richard Adams

譯者︰徐興
出版社︰高寶書版

對一個母親而言絕對不會輕言忽略這一本書!
對身為一個教師的我來說理當推薦,甚至鼓勵學生去閱讀這本書!
對一個自我要求嚴格的文字工作者而言,也會慎重的評議與推薦這本書!
它---「瓦特希普高原」由理查˙亞當斯創作的奇幻文學小說,委實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巨作。

這個故事究竟在講些什麼﹖


這是兔子版《奧德賽》!描述一群英格蘭野兔轟轟烈烈的一生!


小五是一隻居住在桑德福兔場的年輕小兔子,擁有預知能力的他看見了一個令人驚駭的畫面:他們所居住的兔場即將面臨被毀滅的命運。於是,他和他的哥哥榛果企圖說服兔群一起撤離兔場,無奈兔群根本不相信小五跟榛果所說的話。小五與哈佐便帶領幾隻也想離開的兔子組成了一支小隊伍,躲過了兔子軍團「歐斯拉」的監視,準備要離開家園,另行尋找一個棲身之所。


這支小隊伍漸漸變得以榛果為中心,為了尋找心中的樂土,他們必須越過了危險的區域。躲過天敵與陷阱的險阻。他們能否全員平安的建立新家園?中途又會遭遇到什麼奇特的經歷?所謂的樂土又是什麼樣的地方?讓我們化成一隻野兔跟著小五與榛果一同踏上充滿刺激與挑戰的人生旅程吧!

這整本書總共有575頁,分為四個部分來細說,作者最令我佩服的地方就是從頭到尾沒有一句「國罵」的字眼!這是我長時間我想找給孩子與學生看的書。第二點,它十分冗長,但卻不沉悶,可以達到閱讀的樂趣,也可以訓練耐心。第三點,創意十足,高潮迭起。第四點,故事中還有故事,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第五點,故事人物雖以擬人化的手筆來書寫,但每一個角色都十分出色,讓您很難不愛上故事中的「人物」!他們真是一群勇敢、有生命力、勇往直前的「瓦特希普高原」的野兔!

讓我在這裡留下這群野兔曾經說過一些感動我的話,與你們分享~~~


小五︰『山丘和我們之間隔著一層濃密的霧靄。我沒有辦法看清楚,但是,我們必須要過去。無論如何都要過去。』(小五的個性有些敏感與怯懦,但面臨真正緊要關頭時,他卻這麼堅定的說。)

『榛果酋長!﹖』長毛插嘴道,『兔子王﹖榛果,會有我稱你兔子王的那天的……等到我嚥了氣再說吧!』(長毛驍勇善戰,又壯又傲,但最後真的臣服在榛果的帶領之下。話真的不能說的太早!不過長毛最後也算是兔子王之一啊!膽識過人。)

『我沒有生氣,但是我已經知道,和所愛的動物在一起,因同情牠們而受痛苦,並不是唯一的方式。一隻不知道自己為何得以安安逸逸過活的兔子,比一隻蛞蝓還要可悲,儘管牠們不認為
。』(這是艾拉費拉與弗里斯主的對話,很有深意吧!﹖我們人常常做著自以為是的事,最後傷心才覺悟。)

最美的結局描寫,您們一定要看理查˙亞當斯如何下筆與收手!真是個漂亮的END!

~~~~~~~~~~~~~~~~~~~~~~~~~~~~~~~~~~~~~~~~


【作者簡介】理察‧亞當斯(Richard Adams)


一九二○年生於英格蘭伯克夏郡,並在牛津布瑞菲爾德與沃切斯特學院研讀歷史。五十二歲時才成名,在正式寫作之前,他擔任了長達二十五年的公職。表面上遵循嚴謹的傳統規範,但他心中一直存在著關於兔子的幻想故事。在六○年代,他對當時社會委靡的亂象感到氣憤,同時也為了描繪出存在他心中已久的想像世界,於是決定走向寫作之路。雖然這本《瓦特希普高原》在一九七二年於英國出版第一刷時只賣出二千五百本,但真金不怕火煉,此書日後成了銷售百萬、口碑全球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本書於一九七二年聖誕節在英國出版,一九七三年旋即獲得卡內基獎與衛報文學獎,一九七四年更被《紐約時報》選為七本最有意義的書之一,好長一段時間都被當作青少年英語教材的最佳讀本,直到如今仍是成人讀者心中公認奇幻小說的必讀鉅作。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寵愛珍娜」~~我是誰﹖之旅~~讀後感觸


「寵愛珍娜」~~我是誰﹖之旅~~
讀後感觸



原創作者︰瑪麗˙皮爾森(Mary E. Pearson )
撰文︰BOOKS GARDEN(初曉揚)/盧香寧

視覺藝術︰陳文德WINDER CHEN/winderdesign@gmail.com

十七歲的珍娜剛從昏迷中醒來,身邊的陌生人告訴她,那就是她的名字,而他們是她的父母親。他們說,她因為一場嚴重的車禍而陷入昏迷一整年了,只要再一段時間讓身體康復之後,她就能想起她是誰了。


父母親要她不斷地看一片片她從小到大的家庭生活錄影光碟,希望藉此喚回她的記憶。慢慢地,珍娜能可以想起一些過往片段,但她仍然對在影片裡看到的那個自己感到非常陌生;她的所謂爸爸媽媽,神情總是顯得小心翼翼而憂心忡忡,對於被她遺忘的那一年裡所發生的事情,一概不願正面回答,還有那陌生的外婆,總是帶著悲悽的眼神卻冷漠地對待她。她不禁懷疑在過去的那一年,在她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在充滿著不對勁的懸疑氣氛中,她不斷追索真相之下,一個個神秘而驚人的謎團於焉揭開…。最後也在驚詫中得到「答案」。


這部引人入勝的驚悚小說呈現出作家瑪麗.皮爾森這位備受讚譽的作家令人驚異的嶄新方向。故事背景設定在距今不遠的未來美國,並帶領讀者經歷一趟難忘的旅程。全書不僅探討了人類存在與記憶的意義、父母與子女之間愛恨交織的情感,也對生物醫療倫理與人性的本質發出種種疑問。最讓人感到驚訝又「不驚訝」的結局---她的親人皆比安娜提早離世,這點倒教人感到有些無奈。

我們希望和自己的親愛家人「相愛到老」或是「永久」;而不是一一撇下你一個人,孤伶伶在這世上生存。那永生有什麼意義!﹖

另外,就科技的部分,珍娜還不可能被「創造」出來!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至於這本書的小小誤差應是一開頭過長的陳述,及尾聲重覆贅言,若能修正這兩部分,它將是一本優良的讀本。

我問自己︰「如果我是珍娜,我願意被蓄意『重造一次』活下來嗎!﹖」
「不!」我不想。


因為我是個崇尚「自然的人」。
就這麼簡單。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七夕情人節快樂!平安!


七夕情人節快樂!平安!


撰文 : 初曉揚

攝影 : blog51.ca/

思念不在距離

相愛不在遠近


有人相見歡

有人不見樂

有人孓然一身 自在又輕快

有人有兒有女 滿室馨香

有人終老一生 無兒無女又無紅顏知己相伴

但卻樂在其中...


不管如何, 就在此刻, 我祝天下有感之人

得您想要 聞您想聞 飲您想飲的....{感情水一杯}!!


七夕快樂!! 平安!!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一個開闊、包容的中國


一個開闊、包容的中國


文: 龍應台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 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龍應台的中國夢 【聯合報/本報訊】 2010.08.09 11:07 pm 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全文


龍應台在中國夢主題論壇演講。圖/南方周末提供 本月一日,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發表演講「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前一天同一地點,她剛從深受大陸知識份子推崇的報紙「南方周末」手中,接下「二○一○中國夢踐行者」獎杯。
龍應台這次在北大演講,吸引超過千名聽眾。龍應台在演講中回應「南方周末」請她談「中國夢」的要求,侃侃而談一九四九之後,台灣人面對「中國夢」的破滅與轉折,最後期待中國以文明大國的形象崛起於世界舞台。


上周四南方周末以刪節方式刊出龍應台演講內容,引起華文讀者上網尋找演講全文。龍應台得以「解禁」在大陸公開演講,演講內容談及「美麗島事件」等敏感議題卻未遭官方封殺,深具意義。聯合報獲龍應台同意,今天刊出演講全文,以饗讀者。


我們的「中國夢」
第一次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裡還有中國夢啊?」
可是沉靜下來思索,一九五二年生在臺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製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裡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做《反攻大陸去》:
反攻 反攻 反攻大陸去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疆域我們的國土 我們的疆域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我們要反攻回去 我們要反攻回去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把大陸收復 把大陸收復
這不是一種「中國夢」嗎?這個夢其實持續了滿久,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圖騰,也被人們真誠地相信。


倉皇的五十年代進入六十年代,「中國夢」持續地深化。余光中那首《鄉愁四韻》傳頌一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那血一樣的海棠紅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一九四九年,近兩百萬人突然之間被殘酷的內戰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甚至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海島上。在戰火中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到了島上的人,思鄉之情刻骨銘心,也是無比真誠的。那分對中華故土的魂牽夢繞,不是「中國夢」嗎?


夢的基座是價值觀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面,有一個基座,墊著你、支撐著你,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麼?台灣所有的小學,你一進校門門當頭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進入教室,簡樸的教室裏面,牆壁上也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萬的「格言」裏找出那個最基本的價值的基座,大概就是這四個字。


小的時候跟大陸一樣,四周都是標語,只是內容跟大陸的標語不一樣。最常見到的就是小學裡對孩子的解釋: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正正當當的行為。廉,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上了初中,會讀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釋就來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仲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顧炎武「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些價值在我們小小的心靈有極深的烙印。


二○○六年,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臺,臺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恥」。我到廣場上去,抬頭乍看這四個字,感覺好像是全臺灣的人到這廣場上來開小學同學會了。看著那四個字,每個人心領神會,心中清晰知道,這個社會在乎的是什麼。


除了價值基座,還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們年紀非常小,可是被教導得志氣非常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被灌輸要把自己看成「士」,十歲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將來就是那個「士」。「士」,是幹什麼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叫林弘毅,數學老師叫陳弘毅。同時期大陸很多孩子可能叫「愛國」、「建國」,我們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們都是要「弘毅」的。
對自己要期許為「士」,對國家,態度就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這是蔣介石的名言,我們要背誦。十一二歲的孩子背誦這樣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為國家去死。


然而在「國家」之上,還有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對那麼小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氣魄大得有點嚇人。饒有深意的是,雖然說以國家至上,但是事實上張載所說的是,在「國家」之上還有「天地」,還有「生民」,它其實又修正了國家至上的秩序,因為「天地」跟「生民」比國家還大。 


十四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國語》,《國語》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了,其中一篇讓我心裏很震動: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最後一句,簡單幾個字,卻雷霆萬鈞,給十四歲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這個價值系統,形成一個強固的基座,撐起一個「中華大夢」。


我是誰?
這個中國夢在一九七○年代出現了質變。
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臺灣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變成了孤兒。可是,最壞的還沒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一號,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時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美斷交,中美建交。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臺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種被整個世界拋棄了而強敵當前的恐懼之下,救亡圖存的情感反而更強烈,也就在這個背景下,原來那個中國夢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強化了,因為危機感帶來更深更強的、要求團結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陸人很熟悉的《龍的傳人》,是在那樣的悲憤傷感的背景下寫成的。這首歌人人傳唱,但是一九八三年,創作者「投匪」了,歌,在臺灣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陸傳唱起來,情境一變,歌的意涵又有了轉換。


你們是否知道余光中《鄉愁》詩裏所說的「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地圖 圖/取自龍應台講稿 我們從小長大,那個「中國夢」的形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地圖,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葉的形狀。習慣這樣的圖騰,開始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前面好幾年,我都還有種奇怪的錯覺,以為,哎呀,這中國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一九七○年代整個國際情勢改變,台灣的「中國夢」開始有分歧。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那個「海棠」中國夢還虔誠地持續著,可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樣了。
夢,跟著身邊眼前的現實,是會變化的,一九四九年被連根拔起丟到海島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輩,這時已經在臺灣生活了三十年,孩子也生在臺灣了—這海島曾是自己的「異鄉」卻是孩子的「故鄉」了,隨著時間推移,無形之中對腳下所踩的土地產生了具體而實在的情感。所以,你們熟悉余光中先生寫的那首《鄉愁》,卻可能不會知道他在一九七二年的時候創作了另外一首詩,詩歌禮讚的,是台灣南部屏東海邊一個小鎮,叫枋寮:
車過枋寮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甜甜的甘蔗 甜甜的雨從此地到山麓 一大幅平原舉起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余先生這首詩,有「中國夢」轉換的象徵意義。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有一首我稱之為「里程碑」的歌,叫《美麗島》。


一位淡江大學的年輕人,李雙澤,跟很多臺灣年輕人一樣, 七○年代發現臺灣不能代表中國,而且逐漸被國際推到邊緣,在危機感和孤獨感中,年輕人開始檢視自己:為什麼我們從小被教要愛長江、愛黃河、歌頌長城的偉大—─那都是我眼睛沒見過,腳板沒踩過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邊,怎麼就從來不唱淡水河,怎麼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村子裡頭小山小河的名字?台灣也不是沒有大江大海呀?


演講現場播放了幾首相關歌曲。圖/南方周末提供 青年人開始推動「唱我們的歌」,開始自己寫歌。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是不是該看看腳下踩的泥土是什麼樣?他寫了《美麗島》,改編於一首詩,一下子就流行起來,大家都喜歡唱。


《美麗島》真的是代表了從中國夢慢慢地轉型到「站在這片泥土上看見什麼、想什麼」的「台灣夢」里程碑: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驕傲的祖先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一九七五年,我二十三歲,到美國去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裏,從早上八點到半夜踩著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課之外就有機會去讀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書,第一次讀到國共內戰的部分,第一次知道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殺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多都是被黨和國家機器所操縱的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十年之後寫了《野火集》,去「腐蝕」那個謊言。


一九七九年,我個人的「中國夢」也起了質變。在中國夢籠罩的臺灣,我們是講「祖籍」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我理所當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這麼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幾十年,到一九七九年,中國大陸開放了,我終於在紐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這個樸實人剛剛從湖南出來,一口濃重的湖南腔。有人衝著他問「你是哪裡人」,他就說「我是湖南人」,問話者接著就回頭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就愣住了。


我不會說湖南話,沒有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老鄉站在面前,我登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一輩子的那個「中國夢」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兒了,這是一九七九年一個非常大的震撼——原來啊,我是臺灣人。
一起做夢,一起上課


從海棠葉的大中國夢慢慢過渡到臺灣人腳踩著泥土的小小台灣夢,人民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開始問「我是誰」。八○年代後,臺灣兩千多萬人走向了轉型,自我感覺就是越來越小,什麼事情都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做。所以,臺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八○年代的民主大課。這個民主課程上得有夠辛苦。


《美麗島》這首歌,在一九七九變成黨外異議人士的雜誌名字,集結反對勢力。當年十二月十日,政府對反對者的大逮捕行動開始,接著是大審判。面臨巨大的挑戰,國民黨決定審判公開,這是審判庭上的一張照片:
美麗島大審,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是施明德,施明德的右邊是陳菊,左邊是呂秀蓮。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你們認得其中任何一個人嗎?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是施明德,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施明德右手邊的女子是陳菊,今天的高雄市長,左手邊是呂秀蓮,上一任的副總統。
我想用這張圖片來表達八○年代臺灣人慢慢地腳踩泥土重建夢想和希望的過程。如果把過去的發展切出一個三十年的時間切片來看,剛好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圖裏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叛亂犯,包括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等,她們倆分別被判十二年徒刑;第二種是英雄,在那個恐怖的時代,敢為這些政治犯辯護的律師,包括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等;第三類是掌權者,當時的總統是蔣經國先生,新聞局長是宋楚瑜先生。從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三十年的切片裡,政治犯上台變成了掌權者,掌權者下台變成了反對者,而當時得盡掌聲以及人們殷殷期待的,以道德作為註冊商標的那些英雄們變成了什麼?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道德徹底破產的貪污嫌疑犯。
這個轉變夠不夠大?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切膚痛苦的過程,你或許對臺灣民主的所謂「亂」有新的理解。


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所以,容許我這樣說:臺灣民主的「亂」,不是亂,它是必上的課。


表面上臺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逐漸發展為臺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然而臺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會墮落,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臺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立法院撕頭髮丟茶杯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我有中國夢嗎?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臺灣人會跳起來說: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
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臺灣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會沒有中國夢呢?


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十五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就跟著軍隊走了。
我的父親在一九一九年出生,二○○四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離一生的遊子回鄉。


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輓歌。一直忍者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
楚國鄉音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我才深切的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怎樣的中國的近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一個開闊、包容的中國
所以,請相信我,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 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敢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一九八五年我寫《野火集》,一九八六年一月,《野火集》在風聲鶴唳中出版。八月,我遷居歐洲。離開台灣前夕,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的一次。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今天,二○一○年八月一日,在北京大學,我想唸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臺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


今天晚上站在這裏說話,我心裏懷著深深的恐懼,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裏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會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那是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一日。
(二○一○年八月一日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全文)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狼圖騰」~~只有接近,才知真相~~ 讀後感觸


狼圖騰」~~只有接近,才知真相~~
讀後感觸



撰文︰BOOKS GARDEN(初曉揚)/盧香寧
原著︰姜戎
封面設計︰張清工作室
封面圖片提供︰book.ccbooknet.com/


敝人在「狼圖騰」是簡體字版本時就開始閱讀,這本長達五十萬字的小說,表面上談得是狼的真實故事及人們自古至今對牠們的誤解,作者的筆法的確細膩,描寫深刻,讓我越看越欲罷不能的連著兩天兩夜將它看完!放下書的當下,我的心中彷彿站立在蒼茫的蒙古大草原上,又彷若走入已被沙塵暴漫延的蒙古天地間,睇著一隻隻生死未卜的狼群的生命逐漸在消失…..好是擰疼啊!



作者的寫作方式與台美的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之處,他的筆法像娓娓道來的細水長流的故事敘事法,沒有耐心或者不熟悉大陸老一輩作家創作方式的朋友,讀起來就顯得吃力;台美作家的寫法偏向簡潔有力,也較少有長篇小說的創作,這和現今「速食文化」不無關係,但這本小說經引進「正體版」後,台美的讀者間接受益良多,我們終於可以一窺「海峽兩岸文化」的差別性。



這本故事的內文我只簡單的介紹它,就是男主角有機會因工作之便,偷偷養了一隻小狼,間接見識到狼的團結、親情、對自由的追求、領袖狼對狼族的責任…真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好書!我想也只有近距離接近牠們,您才有機會真正瞭解牠們。但當您自認瞭解牠們的開始,也是牠們離去的時刻!



不禁要問︰「您真的瞭解狼性嗎!﹖」
這本書有些內文可供參考。它是一本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


閤上書的同時,忍不住又重新展開……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紅顏亂」~~紅顏不亂;人自亂~~讀後感觸


「紅顏亂」~~紅顏不亂;人自亂~~
讀後感觸

撰文︰BOOKS GARDEN/(初曉揚)/盧香寧
原創作者︰朵朵舞
封面︰findbook.tw


「紅顏亂」是一本架空歷史的古裝愛情小說,由中國上海一位女作家所撰寫,初初看此書時,立刻被她的文筆與故事結構所吸引。本書分為三本,之一為雙姝同籤帝王燕;之二為帝相爭全深宮怨;之三為京畿風雪為城劫。

敝人看過的古今言情小說絕對超過500本,這一本「紅顏亂」作者寫作的功力實在少見,女主角—歸晚由五個男人所深愛。一是她名正言順的夫婿樓澈;其他則是當朝的皇上、第一大將軍林瑞恩;弩族二王子耶曆;原為落魄書生,後掌權的俊美少年管修文。在本書中,作主者將每一個角色都描寫的十分出色,場景與銜接的佈局都環環相扣,讓人信手捻來便欲罷不能。

他們五位男子各有各的特色,因此衍生出變化多變的劇情,唯一不變的是對「歸晚」的愛意。
到底「歸晚」有何特別之處讓這五個出色又掌權的男子對她情有所鍾﹖
且看書商及內文對「歸晚」的寫照---

『傳奇女子,有禍水的資質卻兼濟天下,
有妣睥睨男兒的智慧卻知進退,讓男人既愛且憐,卻萬不敢褻瀆。
風雲變幻,紅塵滾滾,請君且看一紅顏在亂世中追求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女人,有三種境界。
貞列女子,為男人而活,為世俗活,是為下等境界;
紅顏禍水,傾國傾城,依靠男人的權勢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是為中等境界;
傳奇女子,有禍水的資質卻兼濟天下,有睥睨男兒的智慧卻知進退,讓男人既愛且憐,卻萬不敢褻瀆,是為上等境界。』

這本故事內容豐富、文采亮眼,雖然在一些小地方仍有瑕疵,但大體而言,算是少見的好作品。尤其不看言情小說的讀者,本人建議你們能夠閱讀「紅顏亂」,它會讓您對言情小說的粗略印象有所改觀。

本書中的歸晚的個性是我最欣賞她的地方,她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心境,遇事不亂,持平待人待事,甚為吸引人。作者在之三的完結篇中,描寫歸晚的企盼與那一支銀箭射向她時,劃下句點,讓人又疼又驚詫作者的功夫真是到了家。雖然事後,應讀者的要求再寫該書的番外篇,以解歸晚的生死之謎,敝人卻認為無此必要。

「紅顏不亂,人自亂」,這是歸晚最美的寫照,該劃下句點或是問號之處,實在無需畫蛇添足。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在父親節遙祭父親~~~


在父親節遙祭父親~~~

撰文︰盧蘋
攝影連接︰e-info.org.tw


爸走了五年多了!可是我總是將他的照片放在書桌前,早晚不時會向他問安,有時連在入睡前都會自言自語︰「爸,您在天上過得好嗎﹖」
我真的很思念他老人家!

記得他在生前講過一句話︰「女兒要多疼些,因為將來嫁人了,我們就不便干預小倆口的私事了。」起初,我總是不明白他這句話的意思,直到「時候到了」、「受委屈了」、「半夜流淚」…才豁然明白這句的真諦。

父親自我小時候就非常疼愛我,儘管他只是個窮軍官,但在食衣住行上卻樣樣滿足我們,不時會說故事給我們聽;晚歸時,手中一定提一袋我們喜歡吃的椰子吐司麵包;夏天還會帶我們去溪邊玩水,將大西瓜泡在冰冷的溪水中,等我們吃時,又冰又解渴。

父親是留美的,英文十分流利,中文也在爺爺的要求下,寫得一手好字,唐詩三百首更是倒背如流,出口成章。可惜,中年退伍下來,命運之神似乎沒有特別眷顧他,讓他中年失業了好些年!為了生存及養活一家子的人,他還出外挑磚、炒菜、賣牛奶…

記得我高二那年,父親身上一毛錢也沒有,可是我最後註冊的時間只剩下半小時,眼見我可能就此失學,心裡很難過,但沒有讓爸爸看出來,只是說︰「這學期我休學好了。」
「不行!」父親的聲音頓如洪鐘的傳來,「妳是個用功、會讀書的小孩,爸,就算當了褲子也要讓妳讀書!」
登時,我的鼻頭一酸,眼淚幾乎奪眶而出…

就在這時,出現了一個年輕人,拿了一個信封袋來,神情急迫的說︰「這錢您佬先拿去給孩子註冊!」
爸的嘴癟了癟,似乎感動地要落淚;男子再次催道︰「您平日待人好,這點錢,算不得什麼。快去註冊吧!」
我總算沒有失學!
這是爸爸平日會做人,才有今日的福報。

甚至在爸爸首次中風時,一連三個月,來探病的友人幾乎絡繹不絕,我和媽媽深深的感受到爸爸的「無形財產」都在這些友人身上啊!

爸常說︰「用錢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氣度。」所以他在自己最落迫遼倒的時候都不忘助人,真是難得的好人一個。

記得在火化先父而後撿骨時,禮儀官非常驚訝地看著爸爸骨灰顆粒,言道︰「太難得一見了。像這種近乎白色的骨粒,表示此人生前做了很多的好事!你們真幸福有這樣的爸爸,了不起!難得!難得!」

是的!他老人家真的徹底執行耶穌基督的生活準則,也常常鼓勵我們要懂得「捨得」。爸啊!我什麼都捨得;就是「捨不得您啊」。

父親節將至,在此遙祝您一切美好,常入我夢來。

「時空旅人之妻」~~談長久等待~~讀後感觸


「時空旅人之妻」~~談長久等待~~讀後感觸
(The Time Traveler’s Wife)

撰文︰BOOKS GARDEN/盧香寧

原著作者︰奧黛麗˙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
翻譯︰陳雅汝
封面設計︰游筆文
版型設計︰小題大作



「時空旅人之妻」發行有一段時間了,也有許多的書評陸續發表,那為什麼我還想特別再提這本書呢﹖

為了沒有看過這本書的讀者,我還是簡單的說一下故事大綱。男主角亨利與女主角克萊兒的交會是在亨利以四十高齡碰見十二歲的克萊兒,接下來,體內有時空轉移基因的亨利一直出現在克萊兒的生命中,有時甚至還會有「兩個」亨利同時現身,為克萊兒的生命帶來前所未有的高潮與等待。

命運對他們還算不薄,他倆有機會成為夫妻,而且是對鶼鰈情深的夫妻,只是每一次亨利消失時,克萊兒總是擔心與思念亨利,就這樣過了三十二年。直到亨利四十三的那一年,也是他準備告別人世的時刻。那晚正是除夕夜,他們將所有認識的親朋好友全聚在一起,亨利平靜的對克萊兒說︰「我不想自己死去的時候,妳是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過。」

克萊兒聞言心如刀割,卻也知道四十三歲是亨利曾經透露他命定可能會活到的年齡,當時,她說不出話來。
就在十、九、八、七、六…倒數新年快樂的聲音中,亨利整個人因聯繫到另一個時空受槍傷的「亨利」,頓時身體血肉橫飛,走了…空氣中仍可聽見亨利大聲對克萊兒說著︰「我愛妳!」

亨利在他離世之前,寫了一封絕筆信給刻萊兒︰內容是說他看到一名年邁的老婦人背對著他安詳的坐著,當她轉過身來,「她」就是克萊兒本人!所以。他請她好好的繼續活著,他保證他們一定會再「相聚」。

結果…到了克萊兒82歲,亨利真的如他的信中所言---回來了!場景一模一樣,克萊兒知道亨利喜歡她的長髮,那一刻,她一如他所期待的長髮披肩,兩人互相擁抱,等待這久違的46年的分別時光。

讀完這本書,我遲遲沒有動筆寫讀後感觸,一直在想為什麼不能像寫其他書評一樣自然流暢!﹖
最後我得到一個結論︰「如果我是克萊兒,我會不會因為亨利的那封信,一直等他等到白髮蒼蒼﹖」這正是我難下筆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為…我懷疑自己會這麼作。
等待是一種多麼蝕人心志的事,尤其是長久「未知」的等待,更讓人舉步維艱,心思彷彿被困在亂成一團的毛線中,怎麼也掙脫不出來。

在我有限的生命裡,我卻看過一個老人,孤獨守著老伴的靈位牌早晚上香,如果他知道可以再見到活生生的妻子一面,他一定會「等待」!對這位長者我十分佩服,但也看到他的另外一面,他活的很辛苦與孤寂。

那麼究竟要不要為一個不一定會實踐的諾言等待46年呢!﹖

這書雖然作了所謂的「Happy And」,但就整個人生而言,真的算是圓滿的人生嗎!﹖

您若是克萊兒,您會怎麼作!﹖
等待!﹖
不等待,一切順其自然!?

好讓人擰著心疼的一本書。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我回來尋覓你」~~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讀後感觸


「我回來尋覓你」~~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讀後感觸
(Je reviens te chercher)

文︰BOOKS GARDEN/盧香寧

原著︰紀優˙穆索(Guillaume Musso)
翻譯︰梁若瑜
美術設計︰王瓊瑤
封面設計︰王瓊瑤
封面圖片授權︰iStockphoto.com



「我回來尋覓你」它也是紀優˙穆索的作品,寫的手法與其他幾本近似,當它一上市我就立刻拜讀。它有著既定的懸疑、親情、忿恨….種種複雜的情感交織的劇情,不到最後一刻,你較難知道「結果」,這也是作者的功力所在。

本書的主人翁伊森,也是一名知名又富裕的心理醫生;可是在十五年前他卻是個一文不名的小人物。在他的好友與他的未婚妻準備為他慶生的當晚,他卻在人群中丟下他們一走了之…

十五年後,他的確如願以償的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可是就在他準備去參加一場電視訪問節目時,意外的收到他這生最愛的女人—席琳的喜帖!而且就在同一天。更巧的是,他的辦公室來一名身懷武器的失意少女—潔絲,因求診不成,而在他的診所舉槍自盡,伊森瞬間從「擄獲人心的心理醫生」變成「謀害未成年少女的嫌疑犯」!更弔詭的是,當晚一名神秘的黑衣人用了三槍子彈草草結束他的生命……

可是作者卻安排了另外兩次機會給伊森,讓他回到「過去」,看看能不能改變些什麼﹖

第二次機會令人感到洩氣,因為伊森沒法子改變他和前未婚妻的友善關係,卻意外得知潔絲是他與未婚妻所生的女兒,但卻無力救回她的性命,也無法和席琳再相愛。

第三次機會,伊森搏命豁出,結果…
我想留給讀者一個想像的空間,如果您是伊森,您會怎麼做﹖「結果」果然有點「特別」,但是若能夠多加著墨伊森的心路歷程,那將更具有說服力。

從紀優˙穆索這幾本書的脈絡看得出來,他一再強調心靈療癒的概念,也的確達到某些效果,就小說的佈局而言,也算是易懂、容易入門的「心靈小品」,在困頓中的您我,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絲安撫。